× 搜索
双碳赋能
Double-carbon energy

中煤协张宏:推动“双碳”战略不是简单地控制煤炭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22/12/08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记者:朱玥怡 编辑:陈莉 岳彩周 校对:柳宝庆

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过去十年间,煤炭行业的潮起潮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这十年,我国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与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体系。

展望未来,煤炭行业将往何处去?

“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进程中,煤炭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是必然趋势,但我国碳达峰前和达峰之后的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难以改变。”张宏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看待“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未来煤炭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转型发展?

张宏:关于“双碳”战略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地位作用问题,重点是要正确分析理解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要正确理解煤炭与“双碳”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消费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2021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5%左右、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全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的46.7%、发电量占全国的60%以上。所以说,煤炭是我国兜底保障的能源,这就是我国的国情,也是我国能源禀赋决定的。

而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当下,能源安全面临挑战,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兜底保障能源,必须要发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和艰巨任务。

因此,推动“双碳”战略不是简单地控制煤炭开发利用,减“碳”不是不要煤炭,煤炭还要兜住国家能源安全的底线,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

其次,我们要正确理解“双碳”与新能源的关系。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风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风光发电设备可利用小时数仍较低,并且还存在稳定性差、波动性大、对电网冲击性强等风险,水电虽然占比高,但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对火电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一旦出现来水偏枯,必须需要燃煤发电作为补充和调峰。

2035年以后,随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并配套储能技术成熟,煤炭将由目前的主体能源、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转变。但即使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煤炭仍然是重要的应急和调峰能源。同时,还必须看到,煤炭在能源属性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化发展,煤炭的工业原料属性将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双碳”战略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系。目前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唯一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碳的排放问题。而为了解决碳排放问题,国内已经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方面的工程示范和理论、关键技术研究攻关。一旦技术完成突破,将真正意义上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煤炭依然是我国主体能源的背景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极为重要。据你了解,目前煤炭行业在此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实践,未来还有哪些工作可做?

张宏:现阶段,我国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与供热、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2015年以来,我国着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使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烟尘、SO2、NOX排放均达到了国际水平。冶金用煤,由于使用的炼焦精煤和无烟喷吹煤,污染物排放均能得到很好控制,也实现了超低排放。我国建材行业已经全部实现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煤化工的排放标准也很高。因此,目前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唯一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CO2的排放问题。要解决碳排放问题,就如我提到的,国内已经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方面的工程示范和理论、关键技术研究攻关。碳封存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开展了百万吨级CO2封存示范工程建设,但考虑到我国大陆地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断裂构造多,适合CO2安全、永久性封存的构造条件区域不多,大规模CO2封存还存在成本高和CO2泄漏风险。至于碳的捕集利用,主要技术途径是CO2+H2生产甲醇(CH3OH),甲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的中间产品,可以向下延伸生产众多化工产品,同时,甲醇本身也是能源产品。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取得进展,核心是催化剂和生产成本问题。一旦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成本下降,那么将彻底解决“双碳”问题,并且成功实现CO2的资源化,CO2将不再是影响生态环境的物质,而是新的能源资源。


相关推荐
我要合作
热门推荐

©2022 湖北鑫桥集团. All t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9073号-2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5036号